各分工会:
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,提升我校教职工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,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科研、党政管理及服务保障中的创新应用,广州理工学院工会决定举办“人工智能赋能岗位能力提升大赛”活动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背景与目的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,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,给教学科学、党政管理及服务保障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。本大赛旨在通过竞赛形式,激发我校教职工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热情,挖掘人工智能在岗位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潜力,推动全校各岗位工作的智能化、高效化和高质量发展。
二、参赛对象
全校在职在岗教职工,包括但不限于从事教学岗位、行
政岗位、科研岗位、教辅岗位、后勤服务岗位的全体教职工。
三、比赛形式、内容与流程
本次大赛将围绕教学科研岗位、党政管理岗位、后勤服务岗位三大类别展开,具体比赛形式与流程如下:
(一)比赛形式
报名与初赛:各分工会自行组织,推荐1位选手入围学校决赛,工会会员超过100人的推荐2人参加决赛,工会会员超过200人的推荐3人参加决赛,选手所从事的岗位不限。
决赛:根据各分工会推荐情况,进入决赛的选手采用现场演示与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。决赛不设分赛道,三类岗位选手进行综合演示,评审委员会依据选手表现进行综合评定,得出最终结果。
(二)比赛内容
教学科研岗位:参赛者需展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和效率,如智能备课与教学设计、信息获取与资源整合、智能批改与学情分析、智能辅导与探究学习、素养提升与评价方法创新等。
党政管理岗位:参赛者需展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办公水平和管理质量,根据岗位特点结合人工智能应用体现赋能效果,如教务管理智能化、科研成果可视化、人事管理智能化、数据分析与决策、评估结果智能分析、个性化党性教育等,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。
服务保障岗位:参赛者可围绕信息化管理、服务保障、图书馆管理、实验室管理、学生服务等教辅岗位,设计并展示人工智能赋能岗位效果,如智能排课与分析、智能图书推荐、实验室资源智能调度、学生行为智能分析等。
(三)比赛流程
初赛阶段(2025年3月21日-4月5日):
各分工会自行组织,根据学院或部门特点,最终推荐1-3名选手参与学校决赛。
决赛阶段(2025年4月中旬):
入围决赛的选手进行现场演示与答辩,详细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对本岗位的赋能情况及应用思路。
评审委员会根据展示内容及答辩情况进行打分,评出获奖选手。
四、评分标准
创新性(30%):展示内容的创新程度,是否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应用。
实用性(30%):展示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,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岗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。
技术实现(20%):展示内容的技术可行性,是否具备实施的基础和条件。
展示效果(20%):现场展示或演示的清晰度、条理性和吸引力。
五、奖项设置
一等奖:1名,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1000元。
二等奖:5名,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800元。
三等奖:8名,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500元。
优秀奖若干名,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200元。
六、其他事项
请参赛者确保展示内容材料真实、原创,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。
本次大赛的最终解释权归广州理工学院工会。
七、联系方式
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大赛组委会办公室,联系人:彭洁老师,联系地点:行政楼818。
期待全校教职工的积极参与,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岗位工作中的无限可能!
广州理工学院工会
2025年3月18日
广州理工学院 教代会(工会) 电话:(020)87477607